【總舖師的五條路】尾薯丸

【菜舖】尾薯丸 | 爽脆的宜蘭好味

荸薺在台語裡叫「尾薯」,又名「水芋」。那...為什麼宜蘭菜常常用到尾薯呢?

爸爸說:「宜蘭水質好,五月到九月盛產尾薯。把剁碎的尾薯加進手工丸子裡,能讓口感更有層次。這就是台語說的『在做取糧』──善用有限食材,做出最美味的料理。」

尾薯,正是宜蘭餐桌上那份樸實又智慧的美味。


尾薯丸食材

材料

•尾薯(荸薺) 150g

•旗魚茸       150g

•魚漿           300g

•雞蛋          兩顆

•三星蔥      五支

調味料

•胡椒粉     兩湯匙

•糖            兩湯匙

炸粉

•太白粉1杯(鋪於平盤,方便裹粉)


【秘傳作法】

洗 : 尾薯、三星蔥洗淨

砧板 : 尾薯去皮後切成細丁狀;三星蔥切成末,並分為蔥白末及蔥青末。

炒鍋 : 蔥白末以2湯匙油小火爆香至金黃色後,瀝乾油備用。

手工 : 爆香好的蔥白末、蔥青末、所有材料及調味料拌均勻,以雙手搓揉成丸狀。

油鍋 : 

沾裹太白粉,放入約120℃之油鍋(熱油滾後撒入一點點太白粉,太白粉浮起即

可下鍋),以中火炸熟至表面呈現金黃色。


🌟​​​​​​​ 溫馨提醒

  • 尾薯丸趁熱吃最能感受外酥內嫩、爽脆多汁的口感。

  • 一次做多了也沒關係,放涼後冷凍保存,下次加熱一樣美味。

  • 最適合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,讓宜蘭的在地好味道更有溫度。


你最喜歡尾薯的哪種吃法呢?
留言告訴我們,說不定下次的新菜靈感就來自你!

#新台灣菜 #夏日料理 #渡小月 #尾薯丸 #家常創意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